當國內其他機器人還在絞盡腦汁優化減速器等傳動機構時,“刑天”已經攻克了機器人領域的“卡脖子”技術——直驅技術。
吳學明說,大灣區廣闊的發展空間,讓他看到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性。
深港合作大圖景中的動人故事。
在大灣區創業的港澳青年,希望推動技術創新造福人民……
這一百天里,香港各界正鉚足勁頭,走在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道路上。
廣州市區可坐船去香港了!
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表示,整個總裝車間共有700多臺機器人,在沖壓、焊接、涂裝等環節的自動化率高達100%。
讓我們跟隨來自香港的創業青年JACK進行一場“奇妙之旅”。
在大灣區誕生的全球首創個性化3D打印種植牙技術,已經可以實現“定制化3D打印你的牙”。
在南沙,科技力量正讓“星辰大?!彪x我們越來越近。
廣交會展館2小時直達香港機場,對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會展客戶帶來極大的便利。
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四年間,融通的是貿易,更是人員和民心。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,很多人的生活已經悄然發生改變。
南沙正在從財稅、產業和人才等多方面推出優惠政策來積極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,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。
此次訪問不僅陣容“強大”,行程也頗具亮點,覆蓋創業、工作、生活、醫療衛生、物流等多個方面。
首日通關,既給內地和香港居民帶來團聚的溫暖,也給人們種下了希望的種子。
通過搭建海、空、鐵立體物流樞紐網絡,全球貨物得以在南沙港高效便捷流轉。
珠江之畔,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項目奏響發展強音!
該航線將推動大空港片區海洋經濟、臨空經濟發展升級。
香港科技大學(廣州)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慶盛樞紐區塊,定于今年9月1日開學。
獅山隧道歷時523天順利貫通,標志著黃茅海通道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。
成長于中醫藥世家,90后黃茵心中一直有個“中醫藥夢”。
近年來,黃景禧也多次組織澳門青年律師來橫琴,與內地同行進行法律交流,試圖搭建粵澳兩地法律交流的平臺和橋梁。
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港澳專業人士跨境執業的政策,Frankie嘗到“頭啖湯”,成為第一批來內地執業的專業社工。
記者走進前海深港商貿物流小鎮和南頭古城,“穿越”千年時光,感受粵港澳商貿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。
這里是嶺南古文化的寶貴遺存,也是“粵東首郡·港澳源頭”,如今已升級蛻變為大灣區新的“城市名片”。
截至今年10月,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累計孵化團隊超過500多家,其中香港團隊達到226家。
據介紹,金融IC卡產品在安全芯片、商用密碼算法、芯片操作系統已完全實現自主可控。
從這里遠眺,日月貝、珠海漁女、石景山、港珠澳大橋都盡收眼底。
南沙港正積極推進跨境貿易優化建設,加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“買全球、賣全球”的跨境貿易通道。
體驗無人駕駛是什么感覺?無人駕駛小巴有哪些黑科技?點開視頻,記者帶你一起體驗!
50多家“鏈主”企業,匯聚高新技術企業超300家,企業總數超3萬家,落戶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867億元……這是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(下稱“琶洲試驗區”)交出的亮眼成績單。
粵澳新通道——青茂口岸將于9月8日正式開通啟用。新口岸長什么樣?有哪些亮點?趕快來,跟著小南一鏡到底,用第一視角走近青茂口岸,一睹“芳容”!
這臺“國之重器”的誕生,不僅填補了我國脈沖中子源及應用領域的空白,也為大灣區帶來了明顯的科技創新協同效應。
近日,記者走進深圳國家基因庫,近距離接觸守護生命密碼的中國版“諾亞方舟”。
在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全面爆發之時,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深耕5G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充分激發實體經濟的新活力。
在這里追尋這位偉大人民音樂家人生和音樂的起點。
走進澳門大學,帶你體驗獨特的書院式文化。
百年來,一衣帶水,花開兩地,從未間斷過的不僅是花香,還有日益緊密的澳珠兩地情。
橫琴與澳門一河之隔,許多人白天在橫琴工作,晚上回澳門生活,將夢想扎根兩城。
12月11日,記者跟隨“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”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項目(“橫琴新口岸”)建設地,探訪即將投入使用的橫琴新口岸。